甘肃疫情最新情况播报,数据表分析与防控进展

甘肃疫情最新数据概览

截至2023年11月15日24时,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最新疫情数据显示,全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8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5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2例,从地区分布来看,兰州市新增确诊15例、无症状89例,继续成为本轮疫情的重点区域;天水市新增确诊6例、无症状32例;其余分布在白银、庆阳、平凉等地区。

从疫情发展趋势分析,甘肃省本轮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局部聚集"的特点,与上周同期数据相比(11月8日新增确诊34例、无症状156例),新增感染者数量略有下降,表明防控措施开始显现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社区筛查发现的病例占比仍维持在25%左右,提示社区传播风险尚未完全阻断。

疫情数据表显示,截至11月15日,甘肃省现有本土确诊病例387例(重型2例,其余为普通型和轻型),无症状感染者156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达1245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报告,从年龄分布看,感染者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18.6%,这一群体的疫苗接种率及重症转化率仍需重点关注。

重点区域疫情深度分析

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其城关区、七里河区仍为高风险区聚集地,最新流调数据显示,本轮疫情存在明显的家庭聚集性和场所聚集性特点,涉及多个大型批发市场、居民小区和个别医疗机构,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兰州新区某企业发生的聚集性疫情已导致62例关联病例,当地已对该企业实施封闭管理。

天水市疫情主要集中在麦积区和秦州区,溯源工作表明当前传播链与周边省份输入病例高度相关,白银市出现的疫情则呈现出工作场所聚集性特点,某工业园区已报告关联病例37例,这些重点区域的共同特点是人员流动性大、接触密集,给流调溯源和精准防控带来挑战。

从传播毒株类型看,甘肃省疾控中心最新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当前流行毒株仍以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为主,占比约78%,同时检测到少量BF.7变异株,这些变异株具有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等特点,这也是造成近期疫情多点散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疫情防控措施最新进展

面对复杂疫情形势,甘肃省已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强化"快封快解"精准防控策略,全省已划定高风险区89个,中风险区142个,实施分类管理,兰州市已对主城区开展多轮全员核酸检测,累计检测超过1500万人次,通过"核酸+抗原"组合筛查方式提高检测效率。

在交通管控方面,甘肃省严格执行"非必要不出省"政策,对来甘返甘人员实行"落地检""三天两检"等防控措施,全省共设置交通检疫点327个,11月14日查验车辆12.8万辆次,劝返高风险区车辆1562辆次,保障重点物资运输畅通,建立"绿色通道"机制。

医疗救治方面,甘肃省启用定点医院12家,方舱医院5家,共准备床位5860张,目前床位使用率为43.7%,医疗资源总体充足,对老年患者、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实行"一人一策"精准救治,2例重型病例经治疗后病情稳定,中医药参与治疗率达到100%,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民生保障与经济社会影响

疫情对甘肃省特别是兰州市的民生保障体系提出考验,全省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兰州市建立"线上下单+线下配送"保供模式,组织1.2万名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配送服务,日配送生活物资超过15万单,针对封控区特殊群体,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保障就医、用药等基本需求。

经济影响方面,疫情对甘肃省服务业特别是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行业冲击较大,10月份数据显示,兰州市餐饮业营业额同比下降42%,旅游业收入下降68%,为缓解企业压力,省政府出台房租减免、税收缓缴、金融支持等纾困政策,预计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15亿元。

就业市场也受到波及,特别是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群体,甘肃省已启动就业援助专项行动,组织线上招聘会36场,提供岗位8.7万个;对受疫情影响失业人员发放临时生活补助;通过"点对点"输送保障农民工外出务工,教育领域,全省有127所学校转为线上教学,教育部门开通"空中课堂"保障停课不停学。

专家解读与防控建议

甘肃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对当前疫情形势分析指出:"虽然新增感染者数量呈波动下降趋势,但疫情扩散风险依然存在,特别是随着冬季来临,室内活动增加可能加剧传播,当务之急是快速斩断传播链,保护易感人群。"

针对下一步防控工作,专家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强化重点机构防控,对养老院、福利院、监所等场所实行闭环管理;二是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率,目前甘肃省80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仅为72%,需进一步动员;三是优化核酸检测策略,推行"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监测模式;四是加强医疗资源储备,做好常规医疗服务与新冠救治的平衡。

国家卫健委赴甘肃工作组强调,要坚持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不动摇,既要反对"层层加码",也要防止"一放了之",特别指出要纠正个别地方存在的"封控扩大化""劝返一刀切"等问题,切实提高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

公众防护提示与结语

针对广大市民,甘肃省疾控中心发布最新防护提示:一是减少非必要流动,不聚集、不扎堆;二是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出现症状及时报告;三是积极配合流调,不隐瞒行程;四是主动接种疫苗,特别是加强针接种;五是保持良好心态,不信谣不传谣。

纵观甘肃省疫情发展,虽然防控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处于关键时期,需要政府精准施策、部门协同配合、公众理解支持,形成抗疫合力,随着防控措施的持续优化和落实,相信甘肃省能够有效控制疫情扩散,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本报将持续关注疫情动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为公众提供参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