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国际机票价格走势,何时能迎来降价?
疫情对国际机票价格的影响
1 航班减少,供不应求推高票价
疫情期间,各国实施严格的旅行限制,航空公司大幅削减航班,2020年全球航空运力下降约60%,部分航线甚至完全停飞,由于供给骤减,而部分刚性需求(如留学生、商务人士)仍然存在,机票价格一度暴涨,2021年中美航线经济舱票价普遍超过1万元人民币,而疫情前仅需3000-5000元。
2 防疫政策增加运营成本
疫情期间,航空公司需承担额外的防疫成本,如机上消毒、核酸检测要求等,这些费用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进一步推高票价,部分国家要求入境旅客隔离,导致航空公司客座率下降,单位成本上升,票价自然居高不下。
影响国际机票价格的关键因素
1 航空燃油价格波动
燃油成本占航空公司运营成本的30%-40%,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国际油价飙升,导致航空公司燃油附加费上涨,机票价格随之攀升,尽管近期油价有所回落,但仍高于疫情前水平,短期内难以大幅降低票价。
2 航空公司运力恢复速度
全球航空运力尚未完全恢复,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航空运力约为2019年的80%-85%,部分远程航线(如跨太平洋、跨大西洋航线)恢复较慢,只有当运力完全恢复,市场竞争加剧,票价才有望下降。
3 旅行需求的变化
后疫情时代,国际旅行需求呈现“报复性反弹”,尤其是旅游热门目的地(如东南亚、欧洲)的机票价格居高不下,但随着经济放缓、通胀压力增大,部分消费者的旅行预算可能缩减,需求增长放缓后,航空公司可能通过降价刺激销售。
4 汇率波动的影响
国际机票通常以美元计价,对于非美元国家的旅客来说,本币贬值会变相提高机票价格,2023年日元、欧元贬值,导致日本和欧洲旅客购买国际机票的成本上升。
国际机票何时降价?
1 短期(2023年底至2024年初):部分航线降价,但整体仍偏高
随着航空公司逐步增加运力,部分热门航线(如中国-东南亚、欧洲内部航线)的竞争加剧,价格可能小幅回落,但受燃油成本、人力成本上涨影响,整体票价仍高于疫情前水平。
2 中期(2024年下半年):供需趋于平衡,价格逐步回归
如果全球经济不出现严重衰退,航空运力有望在2024年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届时,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将促使票价下降,尤其是商务舱和高端经济舱,可能出现更多折扣。
3 长期(2025年后):票价或稳定在略高于疫情前的水平
尽管运力恢复,但航空公司的债务负担(疫情期间累积的巨额亏损)可能导致票价不会完全回到2019年的水平,环保政策(如欧盟碳排放税)可能增加运营成本,使机票价格长期维持在较高区间。
如何买到更便宜的国际机票?
1 关注航空公司的促销活动
许多航空公司(如阿联酋航空、新加坡航空)会定期推出特价机票,尤其是在淡季(如春节后、9-10月)。
2 灵活选择出行时间
避开旺季(如暑假、圣诞假期),选择周中航班(周二、周三通常更便宜)。
3 使用比价工具
Skyscanner、Google Flights、Kayak等平台可帮助对比不同航空公司的价格,找到最优选择。
4 考虑中转航班
直飞航班通常更贵,选择中转(如经中东或东南亚)可能节省30%-50%的费用。
国际机票价格的下降取决于多重因素,包括航空运力恢复、燃油价格走势、旅行需求变化等,短期内(2023-2024年),部分航线可能降价,但整体仍高于疫情前水平;2024年下半年后,随着供需平衡,票价有望逐步回归合理区间,对于计划出行的旅客,建议提前规划、关注促销信息,以找到性价比更高的机票。
最终答案:国际机票价格预计在2024年下半年开始明显下降,但完全回归疫情前水平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