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疫情补助发么(疫情补助发放截止日)
2024年在疫情期间工资发吗
1、疫情期间,用人单位如有拖欠工资情况,应及时向员工说明原因,并在复工后尽快发放工资。由于疫情导致的复工延迟或假期延长,不属于用人单位违法拖欠工资的情况,具体应对措施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情期间工资推迟发放完全是可以的,但前提也是要告知劳动者原因,对于疫情的影响这是无法预见的情形,只要是属于这种情况的推迟同样也是可以得到法律的支持,从而不会承担责任。
3、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4、疫情期间上班按照正常工资待遇发放,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此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由其所属单位按出勤对待。
5、疫情双倍工资是可以进行申请的,但前提也是在休息日的情况之下而工作的时间才能按双倍工资来进行发放,如果是正常的工作日,一般也只会按正常的工资来进行发放,这样才能算是合法的。 疫情双倍工资可以申请吗?只要是属于休息日工作的就可以按双倍工资来进行申请。
政府补助入账用总额法还是净额法?如何判断收益类型?
1、政府补助会计准则新旧对比详解/ 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方法分为收益法与资本法,其中收益法又细分总额法和净额法。新准则倾向于采用总额法,以真实反映政府补助的实质影响。总额法,即在确认时全额计入当期收益,而非抵减相关资产或费用。
2、法律分析:政府补助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总额法和净额法。总额法是在确认政府补助时,将其全额一次或分次确认为收益,而不是作为相关资产账面价值或者成本费用等的扣减。净额法是将政府补助确认为对相关资产账面价值或者所补偿成本费用等的扣减。
3、如果使用净额法,则将补助冲减设备的账面价值后再重新计提折旧。
4、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总额法和净额法两种,具体说明如下:总额法 定义:在确认政府补助时,将其全额确认为收益。 应用: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在收到政府补助时,首先确认递延收益,然后在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合理、系统的方法将递延收益分摊计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
5、总额法和净额法如何区分?总额法是在确认政府补助时,将其全额一次或分次确认为收益,而不是作为相关资产账面价值或者成本费用等的扣减。
2023年疫情补贴到几月份
1、抗疫补助最迟应该是在2024年初前发到位。因为政策的制定与落实需要时间,同时资金的调拨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加上不同省份、城市的实施方式和速度也不同,所以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最迟应该在2024年初前发到位。
2、疫情医务人员补贴截止时间是2022年12月。截止于2023年03月06日,据影视网报道,2022年12月中国新冠防疫放开,疫情补贴申领时间截止到12月底。
3、延长至2023年3月31日。根据最新政策,全国疫情失业补助金的发放时间已经延长至2023年3月31日。符合条件的参保失业人员可以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金、代缴医疗保险费、价格临时补贴、农民工一次性生活补助等常规性失业保险待遇。这一措施旨在帮助受疫情影响失去工作的人们渡过难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