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观察者网刘程辉
当地时间5月14日下午,德国新任总理默茨在联邦议院发表了就任后的首次重要讲话。
涉华问题上,默茨形容中国为德国和欧盟应对全球挑战和经济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但同时鼓吹所谓的对华“战略去风险”,声称要减少对中国的“单方面依赖”。
据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报道,默茨在持续约45分钟的讲话中表示,德国与中国的关系正被“系统性竞争和权力政治塑造”。报道认为,此番言论释放出他欲在地缘政治议题上对华更强硬的信号。

“我们注意到中国外交政策中系统性竞争要素正在增加。”默茨还对中俄加强关系“深感担忧”,宣称要“坚决推动中国为结束俄乌冲突作出贡献”。
他说:“我们将把对华政策纳入区域战略。一个稳定、自由和安全的印太地区对德国和欧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默茨表示,在全球挑战方面,中国“仍将是德国和欧盟的重要伙伴”,但他会“坚决推动在工业和贸易政策领域尊重既定规则”。
“作为战略去风险的一部分,我们将继续减少(对华)单方面依赖,”他补充道,自己指的是欧盟减少对中国关键商品和产品过度依赖的目标。
“国际秩序正在深刻变化,它正被系统性竞争和权力政治所塑造。我们已经认识到,需要实现供应链多元化,减少单方面依赖。”他说。
5月6日,德国联邦议院召开全体会议选举新总理。在当日下午举行的第二轮总理选举中,德国联邦议院以325票支持选举默茨为德国联邦总理。
《南华早报》认为,默茨必须带领欧洲最大经济体应对来自美中两国的重大挑战。
默茨在2月的一次电视讲话中曾说,他的“绝对优先事项”是“尽快加强欧洲,以便我们能够逐步真正实现脱离美国的独立”。
不过他后来缓和了措辞,在与特朗普的通话中,他“向美国总统保证,在二战结束80年后,美国仍然是德国不可或缺的朋友和伙伴”。
报道称,此前由于朔尔茨领导的联合政府内部出现分歧,德国近年来在欧盟对华政策中的影响力减弱,由另一位德国保守派人士冯德莱恩领导的欧盟委员会得以主导欧盟。
但随着特朗普回归白宫,欧盟对华的立场有所软化,冯德莱恩今年多次表示愿意“深化”欧洲与中国的贸易关系。
许多人预计,默茨此番领导的联合政府将使德国在欧盟谈判桌上发出更协调的声音。
研究机构荣鼎集团的中德关系分析师诺亚?巴尔金表示,对于德国新政府而言,一方面是增长、竞争力和减少官僚主义的优先事项,另一方面是推动加强安全和宣称的对华“战略去风险”目标。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曾表示,中方愿同新一届德国联邦政府一道,巩固好、发展好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德国和欧盟具有全球影响,中方乐见德国和欧盟在全球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支持欧洲一体化和欧盟战略自主,愿同德方、欧方共同努力,继续为世界和平与繁荣贡献力量。
对于美欧一些官员鼓吹的所谓对华“去风险”,中方多次强调,中国是机遇,不是风险,把中国当作风险的来源,完全是搞错了对象。
除了对华关系,默茨在此次联邦议会讲话中还提到乌克兰、巴以和国内防务和经济等问题。
默茨承诺将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支持,同时表示,他将“尽一切努力继续实现欧洲和美国之间在乌克兰问题上最大程度的团结”。提及巴以冲突,他重申“国家理性”(Staatsr?son)依然适用,即德国支持以色列。
默茨承诺将竭尽全力,让德国经济重回增长轨道。关于国防问题,他宣布将进一步提升德国的国防能力,德国联邦国防军应该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常规军队”,联邦政府将为此提供一切必要的资源。
这番言论发表前,德国在财政政策上做出历史性转变,包括大幅放宽该国宪法规定的债务刹车限制,潜在释放数千亿欧元的国防借款空间。